有时因为网络原因,比如公司NAT,或其它啥的,需要使用代理。 Docker的代理配置,略显复杂,因为有三种场景。 但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,都是利用Linux的http_proxy等环境变量。
Oracle甲骨文ubuntu,debian 放开80和443端口,并开启bbr
甲骨文arm申请之后,我们就可以拿过来折腾了,如果直接关闭防火墙,开放所有端口,似乎太过暴力,这篇文章说一下优雅的方法!!!
神级程序员都在用什么工具?
摘要:在我认识的所有程序员里,每个人几乎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常用工具和相关资源,今天给大家奉上数十个程序员硬核工具,我相信这里总有一款工具是属于你的!
黑苹果OC(OpenCore)引导升级教程
随着苹果macOS的更新,旧版的OC引导已经不支持新系统,有的人甚至还停留在0.5.6或者更早的0.5.4/5的版本,已经跟不上OpenCore的升级节奏。早期版本的OC-EFI可能出现各种问题。因此升级OC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。但是OC引导不像CLOER可以直接替换引导文件就能升级,必须重新配置一次config.plist,不能直接替换。那么如何升级OC呢?就图文介绍下升级的基本方法。以后OC的升级,也基本按照这个基本方法来升级。
Install and start ssh server on WSL
https://gist.github.com/tsangwpx/d3afd9e207094c309648c78b26f22937
Hyper-v虚拟机设置静态IP
记录下如何修改Hyper-v虚拟机为静态IP。
WSL 服务自动启动的正确方法
2018年 Windows 10 下的 WSL 已经可以保留后台进程了,从此后,用了十多年的 cygwin 基本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。网上有很多 WSL 自动启动服务的方法,但是都有些大大小小的问题,很多又是针对最老的 ubuntu16.04 发行版(输入 bash启动哪个),你如用商店里下载的最新的 WSL 版本 Debian9/Ubuntu18.04 就会出错。
所以正确在 WSL 里自动启动服务的方式有必要记录一下。
iTerm2使用小技巧-密码管理器
小菜正在黑乎乎的终端页面噼里啪啦的瞧着什么东西,老鸟端着枸杞后面路过。
老鸟好奇的问小菜:“小菜,你这看来终端用的是iTerm2呀,呦,主题用的 Oh My Zsh 吧。Cool~”。
小菜得意的道:“那当然啦。颜色主题Cool吧,哈哈”。
老鸟:“可我看你刚才登录服务器,输入密码的方式一点也不cool~。”
小菜:“ssh [email protected] -p12345,我这么输入,然后输入密码咋就不cool啦?”
“你记性这么好哇。一个服务器ip和port你能记得住,噼里啪啦输入完还得输入密码,登录一次你要从记忆中提取 ip + port + password 三个信息,多个呢?你能记住嘛?” 老鸟问道。
“这。。。还真记不住呀。不过我可以记在某个私密笔记本里,到时候然后查呀。”小菜狡辩着。
“要不你试试iTerm2的Profile和密码管理器?”老鸟提了个建议。
“那要怎么做?快告诉我!”小菜急不可耐。
“咱们一个一个来。”老鸟笑着,枸杞杯子放在了小菜的桌子上,碰了下小菜的后背,示意小菜起身。
iTerm环境变量设置
问题描述
这两天配置环境变量发现怎么配都不起作用,我不想配/etc目录下的那个,我想配的是 .bash_profile 或 .bashrc,正常情况下,你进去该就是了,比如我在.bash_profile添加了一行:
export PATH="$HOME/.composer/vendor/bin:$PATH"
必须要 source ~/.bash_profile才能有用,重启后就无效了。